《糖尿病天地》编辑部在线征稿

分类:范例范文 发表时间:2021-12-05 01:00:00

《糖尿病天地》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7年3月经DSA检查确诊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64排CT检查,并于24h内接受DSA检查。糖尿病天地分析64排CT诊断下肢血管病变狭窄程度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64排CT检查结果与DSA诊断符合率为93. 33%,误诊率为6. 67%。两种方法在下肢血管病变狭窄程度评估中,(P> 0. 05)。结论64排CT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具有无创、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势,可准确检出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注射。结果两组治疗后2hPC(餐后2h血糖)和FPG(空腹血糖)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更明显,(P <0. 05);观察组治疗后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8. 33%)比较对照组(25. 00%)低,(P <0. 05)。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持续进行治疗,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及缩短血糖恢复时间,降低新生儿不良发生率。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4例的临床资料,分成早期组(孕周<32周)和晚期组(孕周≥32周)。结果早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5. 40±0. 63) mmol/L、餐后2h血糖(6. 53±1. 01) mmol/L,低于晚期组(6. 01±0. 72) mmol/L、(7. 68±0. 98) mmol/L,(P <0. 05);早期组羊水过多7. 14%(3/42)、产后感染9. 52%(4/42)均低于晚期组16. 67%(7/42)、23. 81%(10/42),(P> 0. 05);早期组早产4. 76%(2/42)、剖宫率7. 14%(3/42)均低于晚期组19. 05%(8/42)、26. 19%(11/42),(P <0. 05)。结论孕32周前给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2月96例2型糖尿患者,依据尿酸水平分为对照组47例(血尿酸正常)和试验组49例(高尿酸血症)。结果试验组HbA 1c、FBG、TC、TG、LDL-C水平较对照组高,HDL-C水平较对照组低,(P <0. 05); Pearson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与HbA 1c、FBG、TC、TG、LDL-C水平呈正相关(r> 0,P <0. 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 <0,P <0. 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血糖、血脂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血尿酸水平升高是诱发糖脂代谢紊乱的危险因素。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DPN患者80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硫辛酸、前列地尔与依帕司他三联治疗。结果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运动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及感觉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较高,(P <0. 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SOD、GSH-Px值均较高,(P <0. 05)。结论硫辛酸、依帕司他及前列地尔联合用于治疗CPN可有效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反应。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2型糖尿病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接受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30例,实施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治疗1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胃肠道反应总发生率(10. 00%)低于对照组(33. 33%),(P <0. 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能够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胃肠道反应发生,促进患者康复。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2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白内障患者114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57例)、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试验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胶囊。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 72%高于对照组61. 40%(P <0. 05);治疗后试验组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白内障患者疗效确切,能提高裸眼视力,控制血糖稳定。选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2型糖尿病患者72例为观察组,取非糖尿病患者54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足背动脉血流量(BFV)、小于对照组,足背、腘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大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足背与腘、股总动脉BFV比值小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足背与腘、股总动脉BFV比值可对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客观、分节段反映。目的分析T2DM患者外周血环状RNA(circRNA)差异表达谱,探讨circRNA与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9~10月于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新诊断T2DM患者20例(T2DM组),同期体检健康人群20名(NC组)。采用表达谱芯片检测两组外周血样本,筛选circRNA差异谱后扩大样本量进行q RT-PCR验证,并预测与circRNA结合的靶miRNA和相关信号通路。结果 circRNA 5139个上调,5422个下调,19个显著改变[P<0.05,差异倍数(FC)>1.5]。取FC改变最明显的5个circRNA进行qRT-PCR验证发现,hsacirc401724、hsacirc100476表达分别上调2.37、1.43倍(P<0.05),hsacirc100241、hsacirc074535、hsacirc028152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通过基因软件预测miR-7160-5p、miR-3671、miR-4659a-3p、miR-93和miR-4635是hsacirc401724最高匹配值结合位点;PI3K-Akt是hsacirc401724参与最多的信号通路。结论T2DM患者hsacirc401724表达显著上调,可能通过靶miRNAs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参与T2DM发生发展。 探讨中高海拔地区T2DM患者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启动子区-866G/A多态性,筛选出本地区T2DM患者UCP-2基因启动子区-866G/A相关危险基因,探讨其与T2DM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出生并世居青海且无亲缘关系T2DM患者100例(T2DM组),体检健康人群100名(NC组),通过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两组UCP-2基因启动子区-866G/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T2DM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两组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布及等位基因A、G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9、8.252,P<0.05)。A/G、A/A基因型较G/G增加T2DM发病风险,其中A/A基因型发病风险最大(OR 2.842,95%CI 1.334~6.054);等位基因A较G增加T2DM发病风险(OR 1.743,95%CI 1.192~2.549)。T2DM组A/A、A/G、G/G基因型HbA1c依次降低,HOMA-β依次升高(P<0.05),A/A与G/G基因型HbA1c、HOMA-β差异显著(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TG及UCP-2-866G/A基因多态性是T2DM发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UCP-2基因启动子区-866G/A多态性与中高海拔地区T2DM发病相关;中高海拔地区基因型A/A携带者T2DM发生风险较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