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教育》编辑部在线征稿

分类:范例范文 发表时间:2021-12-14 00:00:00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随着社会信息化纵深发展,计算机技术与其他专业日益交融,各行各业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日益强烈,作为计算机学科的核心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如何对其准确定位,如何改革其教学内容以适应新的行业需求,如何创新其教学模式以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结合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文以计算思维为导向,探讨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计算思维是当前国内外计算机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特别是文科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计算思维,分析了目前高校文科类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提出了培养计算思维的必要性及如何从"教"、"学"、"做"三方面入手,将计算思维融入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高等教育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发展为主"的教学理念,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实行个性化教学,克服"狭义工具论",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本文论述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引入计算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以强化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培养这一议题。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指导下,本文根据"DSP技术"课程实际教学情况采用了"分类培养、分层实践和考核"教学改革方法并开展了实践教学工作,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比对分析,表明教学改革促进了"DSP技术"课程教学的良性发展,并在培养"卓越的DSP工程师"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本文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以实践性很强的通信技术专业为例,对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校企合作进行了探索,以指导我国职业教育建康发展,培养更多的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本文以企业会计岗位调研结果为依据,以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思想,在设定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预期目标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及实现途径、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安排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四个方面,对如何培养高职会计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探索职业学校"双证融通"教学模式,本文以"仓储作业实务"课程为例,阐述物流专业实践"双证融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例举了任务引领型教学设计案例,实施"双证融通"教学模式后班级考证合格率大幅度提高,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论证了"双证融通"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本文根据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从模仿到创新的案例教学的三个不同层次,即基本案例、复杂案例和创新案例,并给出三种案例教学实施的方法。本文针对"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关键,并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建设了立体化教学资源,改革了教学模式和方法,建立了全面的评价机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图像处理教学中各种抠图方法的运用这一教学难点,通过重构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包括学习目标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情境创设、学习任务设计、学习活动组织、学习资源设计、学习评价设计等,解决了该教学难题,实现了教学效果的优化。刀具补偿功能是数控铣削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数控铣削机床使用频率较高的功能之一。学生掌握了刀具补偿功能就可以不改变加工程序而改变刀具加工轨迹,对零件进行粗、精加工,从而减少数控机床加工的准备时间,提高加工效率。"西方经济学"课程是高职财经类专业的理论必修课。为了提高其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本文在分析课程标准制定意义的基础上,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与考核评价等方面对高职"西方经济学"课程标准的制定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对其实施建议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