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型病例大全》编辑部在线征稿

分类:范例范文 发表时间:2021-12-11 01:00:00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目的分析安徽省三级医院肺癌诊断现状,为肺癌患者诊断方法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7月采用安徽省肺癌质控中心专家组设计的"全省肺癌诊治现状调查表"对安徽省57家三级医院进行肺癌诊断现状的问卷调查,对收集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诊断方法在可疑中央型肺癌中以气管镜的选用率最高,占20.0%(163/816),在肺外周病变中以CT或B超引导下肺穿刺术的选用率最高,占18.0%(142/790);对同一诊断方法在不同类型肺癌中的选用率进行比较,气管镜(χ2=59.305,P<0.001)和反复痰细胞学检查(χ2=11.595,P=0.001)在中央型肺癌的应用显著多于肺外周病变,CT或B超引导下肺穿刺术(χ2=14.477,P<0.001)和直接外科手术(χ2=25.014,P<0.001)在肺外周病变的应用显著多于中央型肺癌;对不同等级医院之间诊断方法的选用率进行比较,超声支气管镜或者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χ2=9.421,P=0.002)和直接外科手术(χ2=4.195,P=0.041)在省级医院的应用显著多于市级医院;径向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支气管镜检查在三甲医院的应用显著多于三乙医院(χ2=5.854,P=0.016)。结论常规气管镜技术和经皮肺穿刺技术是安徽省肺癌诊断的主要手段,但新技术开展较少,省级医院和三甲医院在肺癌的诊断水平和理念上优于市级医院和三乙医院。分析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睡眠功能,并分析睡眠功能与精神、胃肠道症状的相关性,以期为IBS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接受诊疗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列为观察组。另纳入同期行健康体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纳入观察组45例,对照组40例。睡眠状况评估采用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胃肠道症状采用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估,精神症状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9.21±2.50 vs.5.38±0.45;t=9.547,P<0.01)。观察组PSQI>7分的比例为80%(36/45)。观察组患者IBS-SSS评分为(195.8±39.7)分,HAMD评分为(19.2±3.6)分,HAMA评分为(21.5±4.1)分。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PSQI与IBS-SSS评分(r=0.820,P<0.01)、HAMD评分(r=0.617,P<0.01)及HAMA评分(r=0.697,P<0.01)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睡眠功能障碍在IBS患者中较为普遍,且睡眠功能障碍的程度与患者精神及胃肠道症状程度密切相关。 研究依布硒啉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与MAPK通路的相关性。方法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对照组(IR-Control)、依布硒啉+缺血再灌注组(Ebselen+IR)和依布硒啉组(Ebsele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HE染色观察及组织学损伤评分评价各组心肌凋亡坏死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组织TGFβ1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相较于缺血再灌注对照组,依布硒啉预处理后显著降低了再灌注所导致的心肌坏死、炎症和水肿,在组织学损伤评分上分值更低,依布硒啉预处理显著降低了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TNF-α上升(P<0.05)及IL-6、TGFβ1的上升(均P<0.01)。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的JNK和p38的磷酸化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JNK上升了0.34±0.06,p-p38上升了0.42±0.10,p-ERK1/2下降了0.35±0.07,均P<0.001。缺血再灌注+依布硒啉组则减轻了由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磷酸化JNK和p38的上升与ERK1/2水平的降低,p-JNK下降了0.17±0.05(P<0.001),p-p38下降了0.16±0.03(P<0.01),p-ERK1/2提高了0.09±0.02(P<0.05)。结论依布硒啉处理可有效发挥心肌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其具体机制可能与MAPK通路调节相关。分析外周血炎症指标对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后感染的预测诊断价值,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及未感染组。共计纳入感染组患者18例,未感染组患者96例。检测2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及白介素-10(IL-10)水平。分析各指标对患者术后感染的预测诊断价值以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CRP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患者[(26.5±5.2)mg/L vs.(19.7±4.6)mg/L,t=5.638,P<0.01];感染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IL-8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患者[(39.6±7.3)ng/L vs.(16.9±3.8)ng/L,t=19.600,P<0.01]。2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1±4.6)ng/L vs.(17.3±5.2)ng/L,t=0.914,P=0.363]。ROC曲线分析显示,以22.14 ng/L为截点值,术后24 h外周血IL-8预测肝癌患者介入术后感染的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为89.58%,曲线下面积为0.926,优于CRP。肝癌患者介入术后24 h外周血CRP水平与IL-8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t=0.352,P<0.01)。结论肝癌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炎症介质异常升高提示有感染的可能,其中IL-8对术后感染的预测诊断价值较高。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组织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dendritic cells,TIDC)及其分子标志物MHC-Ⅱ、CD54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选择宁波市李惠利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2017年6月脑胶质瘤组织标本70例作为脑胶质瘤组织组,正常脑组织标本70例作为正常脑组织组,脑胶质瘤组根据WHO病理分级分为低级别脑胶质瘤组(Ⅰ级+Ⅱ级)19例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组(Ⅲ级+Ⅳ级)51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脑胶质瘤组织TIDC数量和正常脑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数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胶质瘤组织TIDC和正常脑组织中DC膜表面MHC-Ⅱ、CD54表达。结果细胞核出现棕褐色颗粒为S-100阳性染色的DC细胞。脑胶质瘤组织中TIDC数量低于正常脑组织中DC数量(P<0.05);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TIDC数量低于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TIDC数量(P<0.05)。脑胶质瘤组织TIDC膜表面MHC-Ⅱ、CD54表达量低于正常脑组织中DC膜表面MHC-Ⅱ、CD54表达(P<0.05)。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TIDC膜表面MHC-Ⅱ、CD54表达量低于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TIDC膜表面MHC-Ⅱ、CD54表达量(P<0.05)。结论脑胶质瘤组织中TIDC细胞少于正常脑组织中DC细胞,随着脑胶质瘤级别的升高,TIDC细胞浸润数目减少,脑胶质瘤存在抗原提呈功能缺失或降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