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工》

分类:范例范文 发表时间:2022-03-04 01:00:00

生物化工》本文制备介孔生物活性玻璃(MBG),进行氨基化修饰后,包裹透明质酸(HA)和壳聚糖(CS),制得透明质酸/壳聚糖双层修饰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支架(MBG-HA/CS)。选择地塞米松(DEX)进行负载,研究药物释放情况。将成骨细胞(MC3T3)在MBG-HA/CS复合支架上进行培养,研究细胞的生长情况。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MBG-HA/CS具有孔径为100~300μm、相互连通的大孔结构和孔道约为3 nm的介孔结构。对于DEX的释放阶段,开始7 d以较快的速率进行释放,随后的21 d表现为稳定长期的释放过程。对培养在DEX@MBG-HA/CS支架上的MC3T3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显示细胞生长良好。建立万寿菊悬浮培养细胞生产游离叶黄素的方法。以万寿菊花瓣为外植体构建得到能够生产游离叶黄素的悬浮培养细胞系。研究细胞培养时间、光照和黑暗培养以及诱导子茉莉酸甲酯、水杨酸对细胞中游离叶黄素合成的影响,建立万寿菊悬浮培养细胞生产游离叶黄素的工艺。结果表明,万寿菊悬浮培养细胞中游离叶黄素的合成和细胞生物量的积累显示出相同的变化规律。在培养的第14 d,进入稳定期,细胞中游离叶黄素产率为1.29±0.09 mg/L,为第0天的8.48倍。培养14 d,光照培养细胞中游离叶黄素产率为暗培养细胞的5.7倍。分别添加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对培养细胞生产游离叶黄素均无显著性影响。上述结果说明,细胞生产游离叶黄素与细胞生物量积累是偶联的。细胞最佳收获时间为生长的第14 d。光照能够显著促进细胞生产游离叶黄素。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不能促进细胞中游离叶黄素的合成。目的:利用里氏木霉原生质体作为受体材料研究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条件。方法:以潮霉素抗性基因为筛选条件,里氏木霉原生质体为转化受体,分别对不同的根癌农杆菌菌液浓度、乙酰丁香酮浓度、共培养时间、共培养温度和共培养基p H进行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里氏木霉,研究上述条件下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里氏木霉的转化效率。结果:在根癌农杆菌菌液OD660为0.8、乙酰丁香酮浓度为80μg/mL、共培养时间为48 h、共培养温度为24℃、共培养基p H为5.4时,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里氏木霉原生质体的效率最高,在此条件下,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效率为87个转化子/106个细胞,是传统以分生孢子为受体材料的1.9倍。结论:建立了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里氏木霉原生质体的方法,获得了适宜的转化条件,有利于对里氏木霉遗传改造时获得大量的转化子。目的: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的制备工艺中影响含量变化的因素。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药液的中间品p H值、活性炭量以及抗氧剂量的影响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按照L9(34)表安排正交试验,选用主药含量指标作为评定制备工艺优劣标准。结果:采用中间品pH值为4.0、活性炭用量为0.40%、抗氧剂用量为0.2%的制备工艺为最佳方案。结论:在制备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的过程中,上述3种因素对成品的合格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加以严格控制,从而提高成品的含量稳定性。
为确保水处理工艺运行中次氯酸钠消毒效果的稳定,研究不同次氯酸钠投加方式对消毒效果及NH4+-N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点位按量投加次氯酸钠均可有效控制出水粪大肠菌群数,但在二沉池出水段和高效沉淀池出水段投加,会受污水回流影响,抑制工艺去除NH4+-N;在滤布滤池出水段投加,能控制出水粪大肠菌群数且对NH4+-N去除无影响。有效氯投加量0.9 mg/L,出水粪大肠菌群数<100个/L,提高到1.2 mg/L,出水粪大肠菌群数未检出,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本研究中,不同次氯酸钠投加方式的出水余氯均未超过0.3 mg/L,对自然水体影响较小。目的:通过夹层静电纺丝法,制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乳酸纤维-明胶/多糖纤维的夹层复合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支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聚乳酸、海藻多糖明胶溶液,通过高压静电场作用进行静电纺丝,并对不同多糖浓度的电纺支架进行力学性能及血小板粘附性的测定。结果:随着海藻多糖浓度的增加,电纺支架抗拉强度逐渐增大,断裂伸长率基本不变,爆破强度接近人体血管所承受的最大压力,血小板黏附性逐渐减弱。结论:聚乳酸浓度为10%、接收距离为12 cm、电压为12 kV、纺丝液流速为0.8 mL/h,海藻多糖明胶溶液静电纺丝接受距离为10 cm、电压为15 kV、流速为4.8 mL/h时,电纺支架性能最优。目的:建立人星状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检测方法,检测胃肠道感染患儿标本中的HAstV。方法:设计HAstV ORF2基因的引物和Taqman探针,扩增ORF2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上,构建质粒标准品,建立RT-qPCR检测方法,进行线性、准确性、特异性试验,并检测195份临床标本。结果:建立的RT-qPCR方法线性范围良好,准确性100%,对临床其他消化道病毒特异性好,195份临床标本中HAstV检测阳性15份,阳性率为7.7%。结论:成功建立了HAstV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检测方法 ,并应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为人星状病毒感染的临床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利用倾斜角沉积技术制备了银纳米阵列(Ag NR),通过在其表面修饰C3N4纳米片,构建一种新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实现了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高灵敏检测。由于银纳米阵列具有较高均匀性,并且C3N4纳米片被均匀地修饰在其表面,促使该基底具有较好的SERS信号重现性;由于基底表面的C3N4和有机物分子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诱导了显著的拉曼增强效果,对污染物联苯胺的检测限为2×10-8 mol/L。结果表明,Ag NR/C3N4基底可以解决传统SERS基底灵敏度低、重现性差的问题,在水环境安全监测方面极具发展前景。目的:分析钙离子三磷酸腺苷酶(ATP)2a基因修饰的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及雌性SD大鼠,制作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将36只雌性大鼠分为4组,比较4组大鼠心脏功能指标。结果:36只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建立成功。治疗21d,C组骨髓干细胞移植存活率98%,B组骨髓干细胞移植存活率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A、C组肌浆网钙离子ATP酶2a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B组、对照组。结论:钙离子ATP酶2a基因修饰的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慢性心力衰竭具有一定效果,心脏功能改善明显。目的:探讨连续股神经阻滞对兔KOA模型的疼痛治疗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5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建立KOA模型。将其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模型组及实验组(实验1组、2组、3组、4组及5组),予以连续股神经阻滞,观察7组疼痛反应、炎症反应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疼痛评分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连续股神经阻滞时间越长,疼痛评分越低(P<0.05)。模型组IL-1、IL-6及TNF-α表达均高于空白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IL-1、IL-6及TNF-α表达明显下降,其中实验3组、4组及5组下降明显(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实验组血清P物质阳性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5组血清P物质阳性表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可减轻兔KOA疼痛程度,降低滑膜液内炎症介质表达。


关键词: